英國文化協會Urban Futures計畫

從2018年起,英國文化協會發佈一個名為“Urban Futures”的三年計畫。“Urban Futures”注重在利用藝術在城市中推廣更多共融與創新的概念。在這個三年計畫下,東北亞區四個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都會推出相關藝術活動。台灣的“Urban Futures”活動有許多面相,例如協助藝術機構和從業者利用藝術手法讓整個城市更開放、更有包容力,以及更適合未來的發展。首先推動的活動則為關於【藝術與科技創意】、【藝術與樂齡】、【藝術與身心障礙】和【藝術與社會運動主義】。

2019年1月12-14日,英國文化協會與國家兩廳院、國藝會合作,在【藝術與樂齡】的項目下,帶來更多嶄新的活動內容。此次《老派聚場 - 樂齡表演藝術經驗分享會》,規劃「戲劇X舞蹈X聲音」三大主題的工作坊與講座,邀請三位英國講者包含Entelechy Arts劇團藝術總監David Slater、倫敦Sadler’s Wells Theatre學習與參與小組計劃經理人Elaine Foley, 以及藝文慈善機構Living Words創辦者Susanna Howard,一同與兩廳院樂齡計畫的台灣講者帶來為期三天的活動。第一天是開放給樂齡族群報名參加的體驗活動、第二天是提供實務工作者交流機會的專業工作坊、第三天則是歡迎每個關心這個議題的大家參與的經驗分享會。

55+的日常生活可以是什麼樣貌嗎?給自己一個,優雅老去的開始。

 

【老派聚場樂齡表演藝術經驗分享會】活動內容介紹

活動一: 工作坊

 講師 地點 主題

 

David Slater、羅家玉

兩廳院戲劇院5F排練室A(10048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老派聚場》戲劇類 / 體驗+專業工作坊
  • 《從生活經驗長出來的表演舞台》樂齡大眾(55+)體驗工作坊: 2019/1/12(六) 早場9:30-12:30、午場14:00-17:00
  • 參與人數:每場開放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8/12/28(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 《為甚麼是戲劇?》實務專業工作坊: 2019/1/12(六)擇上述任一場次 + 2019/1/13(日)10:00-16:30
  • 參與人數:共20位樂齡相關實務工作者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9/01/04(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Elaine Foley、林怡棻 兩廳院戲劇院3F排練室一(10048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老派聚場》舞蹈類 / 體驗+專業工作坊
  • 《 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 從台下到台上》樂齡大眾(55+)體驗工作坊: 2019/1/12(六)早場9:30-12:30、午場14:00-17:00
  • 人數:每場開放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8/12/28(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 《為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創作: 編舞方式與實際運用的探索》實務專業工作坊:2019/1/12(六)擇上述任一場次 + 2019/1/13(日)
  • 人數:共20位樂齡相關實務工作者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9/01/04(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Susanna Howard 兩廳院戲劇院5F排練室B(10048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老派聚場》聲音類 / 體驗+專業工作坊
  • 《聲音、文字、我和我們》樂齡大眾(55+)體驗工作坊: 2019/1/12(六) 早場9:30-12:30、午場14:00-17:00
  • 人數:每場開放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8/12/28(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 《過程即實踐》實務專業工作坊:2019/1/12(六)擇上述任一場次 + 2019/1/13(日)
  • 人數:共20位樂齡相關實務工作者
    活動免費參加;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提供現場翻譯。主辦單位將於2019/01/04(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活動二: 樂齡表演藝術經驗分享會

  • 時間:2019/01/14(一)13:00-17:00
  • 對象:樂齡大眾、實務工作者、對樂齡議題有興趣的一般人
  • 講師:David Slater、Elaine Foley、Susanna Howard、羅家玉、林怡棻、魏世芬
  •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10048 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
  • 活動免費參加,現場提供茶點
  • 活動中、英文交錯進行,現場提供同步口譯設備。主辦單位將於2019/1/4(五)以email通知成功錄取者

 

【樂齡表演藝術工作坊】活動細節

1/12《老派聚場》戲劇類 / 體驗工作坊

工作坊名稱:從生活經驗長出來的表演舞台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工作坊將探討如何將我們的經驗、記憶和想法轉化成劇場表演的素材,並且利用各種技巧與方法來挖掘、分享彼此的故事。醫學科技不斷的進步讓我們活得更久,想有更多時間。這些多出來的歲月將為我們帶來怎樣新的機遇及挑戰?這些故事要如何說?要由什麼人來說?又要邀請誰來聽呢?開放給『一般樂齡大眾』參與的體驗工作坊,共有兩場次可選擇:『早場』、『午場』,提供給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1/12-1/13《老派聚場》戲劇類 / 專業工作坊

第一天/體驗工作坊(與樂齡者共同參與)
工作坊名稱:從生活經驗長出來的表演舞台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第二天/專業工作坊(針對相關實務工作者專屬場次)
工作坊名稱:「為什麼是戲劇?」專業工作坊
工作坊時間:2019/01/13(日)10:00-16:30

針對20名『樂齡相關實務工作者』參與的工作坊共舉辦兩天。體驗工作坊將探討如何將我們的經驗、記憶和想法轉化成劇場表演的素材,並且利用各種技巧與方法來挖掘、分享彼此的故事。醫學科技不斷的進步讓我們活得更久,想有更多時間。這些多出來的歲月將為我們帶來怎樣新的機遇及挑戰?這些故事要如何說?要由什麼人來說?又要邀請誰來聽呢?

專業工作坊則針對戲劇表演要如何重塑我們社群的文化與社交生活?又該如何貢獻力量,為超高齡社會預作準備?本工作坊將討論藝術家在高齡社會中能夠扮演什麼角色,及戲劇如何跟其他專業合作——如社會福利、醫療衛生等單位——又不至於減損其完整性?

工作坊重點:

  • 討論如何與來自邊緣及孤立群體的長者共同發展戲劇的實際運作。
  • 討論劇場工作者與其他專業合作時,可以採取的策略以及可創造的機會。
  • 分享能夠有效運作的現有模式。

1/12《老派聚場》舞蹈類 / 體驗工作坊

工作坊名稱: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從台下到台上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樂齡舞團」每年都在知名客座編舞家的指導下編排新的舞碼,透過每周五兩小時的排練,於沙德勒之井劇院進行年度演出。要設計什麼樣風格的動作題材?這樣的創作過程又是什麼樣子?本工作坊將引導參與者實際體驗舞團最近與安德蓮‧哈特(Adrienne Hart)與狄金森‧姆比(Dickson Mbi)編排的兩齣舞碼片段,並交流討論過程經驗。藉此,參與者將理解專業工作者與樂齡族群合作創作高品質舞碼時,可以運用什麼樣不同的方法與途徑,同時又突顯每一個過程的核心價值。開放給『一般樂齡大眾』參與的體驗工作坊,共有兩場次可選擇:『早場』、『午場』,提供給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1/12-1/13《老派聚場》舞蹈類 / 專業工作坊

第一天/體驗工作坊(與樂齡者共同參與)

工作坊名稱: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從台下到台上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第二天/專業工作坊(針對相關實務工作者專屬場次)

工作坊名稱:為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創作:編舞方式與實際運用的探索
工作坊時間:2019/01/13(日)10:00-16:30

針對實務工作者推出的工作坊共舉辦兩天。今年是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開始為銀髮族編舞的三十週年慶,,並以「證明開始跳舞永遠都不嫌遲」為標題邀請「樂齡舞團」在年度演出中展演作品。然而,我們只想證明這一點嗎?這個工作坊將以「樂齡舞團」為主軸及起點展開討論,探索專業編舞家跟一群完全沒有舞蹈訓練的樂齡族群合作時可以採用的方法。舞蹈藝術家與素人工作中要如何持續創作高品質的表演作品,改變大家對舞蹈的認知?樂齡成員本身對參與整個排練又有什麼感覺?於此專業工作坊中,將引導相關實務工作者可以參與創作練習,並且分享在這個領域中成功案例和各種挑戰的實際經驗與對話。

1/12《老派聚場》聲音類 / 體驗工作坊

工作坊名稱:聲音、文字、我和我們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認識「Living Words」的工作模式,並且實際於工作坊中練習操作:關於聽與寫、關於如何紀錄與分享。過程中參與者將有機會探索自己在表達與社會價值有關的意見時會有什麼樣的恐懼。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聲音?我們的聲音又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另外,本工作坊將引導參與者探索對於失智症的看法,還有分享關於失智症與失智藝術的資訊。開放給『一般樂齡大眾』參與的體驗工作坊,共有兩場次可選擇:『早場』、『午場』,提供給15位樂齡大眾(55+)參與。

1/12-1/13《老派聚場》聲音類 / 專業工作坊

第一天/體驗工作坊(與樂齡者共同參與)

工作坊名稱:聲音、文字、我和我們
工作坊時間:2019/01/12(六)『早場』09:30-12:30、『午場』14:00-17:00

第二天/專業工作坊(針對相關實務工作者專屬場次)

工作坊名稱:「過程即實踐」聲音與文字專業工作坊
工作坊時間:2019/01/13(日)10:00-16:30

針對實務工作者推出的工作坊共舉辦兩天。於本專業工作坊中,延伸前一天體驗工作坊的經驗,樂齡實務工作者們將進一步討論及分享「Living Words」在實務上如何與失智症者一起工作。在台灣,失智症者外在形象為何?大眾對他們的認知又是如何?

經驗分享:

  • 如何與罹患重度失智的人合作?
  • 與罹患失智的人合作時面臨的挑戰
  • 與社會邊緣人合作時的倫理議題
  • 如何執行計劃?又為什麼要執行計劃?

同時,工作坊也將針對藝術工作者如何跨領域與其他專業合作,以社區為核心的相關展演經驗分享。

 

【樂齡表演藝術經驗分享會】活動細節

戲劇X舞蹈X聲音

樂齡大眾X實務工作者X所有關心樂齡議題的我們

分享會時間:2019/01/14(一)13:00-17:00

分享會對象:樂齡大眾、實務工作者、對樂齡議題有興趣的一般人

分享會講師:David Slater、Elaine Foley、Susanna Howard、羅家玉、林怡棻、魏世芬

分享會主題內容:

  • David Slater / 合作:戲劇與超高齡社會
    本專題分享將簡單介紹如何藉由戲劇表演方式與長者們互動,降低孤單、增加社會互動性。
  • Elaine Foley / 認識沙德勒之井「樂齡舞團」:英國樂齡舞蹈的先驅
    本專題分享將著重討論專業劇場工作與樂齡族群合作的重要性,並且以沙德勒之井劇院的現行結構為例,說明一個製作舞蹈節目的單位可以做些什麼,在社區或是業界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 Susanna Howard / 聲音、文字、我和我們:來聊聊吧!
    本專題環節將討論「Living Words」的藝術家們如何與罹患失智症的人、家屬、安養中心職工與社區等一起工作。
  • 羅家玉 / 樂齡族與戲劇
    講者將分享自己於2018年與樂齡共同經歷過的戲劇經驗,聚焦於『樂齡玩戲工作坊的設計理念與目標』和『樂齡劇場多樣問』兩大方向。
  • 林怡棻 / 共舞樂齡:我的經驗分享
    講者將分享北藝大的《關渡共生共好行動計畫》,藝術走入社區,重新以具美感的眼光關照我們的身體。並分享兩廳院樂齡計畫《玩舞工作坊》、《該我上場》的樂齡舞蹈教學與排練經驗。
  • 魏世芬 / 讓聲音開出一朵花
    講者將分享如何透過一連串的練習,流通內在的情緒,打開身體中軸接天紮地,用發聲、氣功、肢體、邊唱邊跳,找到屬於樂齡流暢、自由的聲音。

台英講師介紹

David Slater(大衛•史雷特)/「圓滿實現藝術」(Entelechy Arts)藝術總監

大衛•史雷特是「圓滿實現藝術」(Entelechy Arts)的藝術總監;該團體位在倫敦東南部,是一個參與式的藝術劇團。大衛與樂齡團體合作,為銀髮族執導並製作戲劇節目,已有四十餘年的經驗,同時也是「與我在阿爾巴尼劇院相遇」(Meet me at Albany)的主要策劃人;這個計劃的主要宗旨為支持孤獨老人參與文化活動,曾經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大衛最近的作品《床》(BED)是一齣在街頭表演的戲劇,完全由銀髮族設計演出,突顯孤獨老人的故事;這個作品除了在英國各地密集巡迴演出之外,大衛還特地修改新的版本,與日本的「琦玉金世代劇場」(Saitama Gold Company)演員合作,於2018年9月在日本演出。

羅家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表演藝術專案助理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表演藝術專案助理。英國華威大學戲戲教育碩士、哲學博士。曾擔任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幼保系兼任助理教授。各級學校與民間擔任戲劇課程講師。在《美育》與《art plus》 期刊發表戲劇教育專文。在《表演評論台》發表劇評數十篇。著有專書《遊「戲」童年:扮戲x看戲x陪孩子玩出潛實力》。影響·新劇場《造音小子嗶叭蹦》演員。

Elaine Foley(伊蓮•佛利)/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學習與參與小組計劃經理人

伊蓮•佛利現職為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的學習與參與小組計劃經理人,負責管理「樂齡舞團」(The Elderly Company)──沙德勒之井劇院內,以六十歲以上成員為主的駐院舞團──同時也負責辦理英國最富盛名的青年舞團「國家青年舞團」(National Youth Dance Company)的專案活動。在此之前,伊蓮在沙德勒之井劇院的策劃小組負責協調工作,以社區舞蹈藝術家的身份,鼓吹在劇場內外的廣泛藝術參與,已經有十餘年的經驗。她的經驗廣泛,從舞台到體育場,不一而足,其中也包括許多大型舞蹈節目,如沙德勒之井劇院的《家庭草地》(Home Turf)、2012年倫敦奧運閉幕典禮、女王登基鑽禧慶典等。

林怡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所博士班舞蹈系專任講師

熱愛透過舞蹈與人相遇、相育,深深相信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舞動的快樂! 三歲踏入舞蹈教室;現為兩個孩子的媽;目前在北藝大半工半讀(舞蹈所博士班舞蹈系專任講師)。曾任雲門舞集2舞者、美國猶他大學表演藝術碩士畢業,在美期間於雅各枕舞蹈節中,曾與Hofesh Shechter, Didy Veldman, Tero Saarinen, Helen Pickett等人合作。2010年獲鹽湖城論壇報評選為年度「最受矚目舞者」,隔年舞作《BLANK》獲鹽湖城週報評選為「最佳年度編舞」。 

Susanna Howard(蘇珊娜•霍華德)/藝文慈善機構Living Words創辦者

蘇珊娜•霍華德集作家、演員與劇場人於一身,在2007年,開風氣之先,成立藝文慈善機構「Living Words」,在安養中心駐點,為經歷失智的病患、重殘安養中心職工及家屬,提供一對一的諮商服務。為了因應這些駐點服務工作,「Living Words」出版了文學選集、舉辦各類活動與表演,顛覆一般人對於失智、語言與溝通的刻板印象與污名化。她同時也是倫敦衛爾康醫學博物館創意高齡計劃(Created Out of Mind at Wellcome)的成員、福克斯登「正常嗎?大腦藝術節」(Normal? Festival of Brain in Folkestone)的共同策展人、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Roehampton)詩文中心的訪問研究員。

魏世芬/聲音整治、音樂劇、流行歌曲演唱詮釋指導師

畢業於美國西敏音樂學院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主修「聲樂詮釋指導及鋼琴伴奏Vocal coach and Piano accompanying」,法國藝術歌曲大師Dalton Baldwin嫡傳弟子,台灣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並獲2015台大教學優良獎、任2013-2015、2017國家兩廳院節目部評議委員、國家兩廳院藝術推廣課程聲音講師、企業及企業家聲音教練。現職為聲音整治、音樂劇、流行歌曲演唱詮釋指導、聲樂伴奏,同時在IC之音擔任《小芬的藝饗世界節目主持人》。為台灣音樂劇重要推手之一,橫跨古典藝術、流行音樂、傳統戲曲和有聲書演繹等全方位聲音詮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