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來說,掌握語言乃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他們自動自發學習新的語言,不像青少年或成人一樣刻意背誦或努力記憶。幼兒有能力模仿發音,並且憑著自行摸索弄懂語言的各項規則。幼兒並不會覺得學會說英語有什麼特別困難的地方,除非是受到了成人的印象所影響——成人多半在就學後才接觸英語,學校課本又以文法為主,並非潛移默化而習得。
趁早學習語言,贏在起跑點
這個年紀的幼兒在學習自己的母語後,很快就會發現,同樣的一套學習策略也可以用來學第二外語。同時,幼兒也有較多時間透過遊戲方式學習。另外,與大人共同參與的活動,也會成為他們熟悉語言的途徑。幼兒除了理解活動本身,也會接著瞭解自己與大人共用的語言代表了哪些意義。
學齡前的幼兒有更多時間可以將英語融入日常活動中。如果孩子有參加幼兒園,此時的課程並沒有制式規範或嚴格要求,不需要忙著記住各種知識以及準備考試。他們幾乎沒有作業需要應付,也沒有達成既定標準的壓力。
- 小時候有機會學習第二外語的幼兒,日後也會利用這套天生的語言學習策略來學習其他語言;因此學會第三、第四甚至更多外語,往往比學會第二外語來得簡單。
- 不同於學齡兒童與成人,幼兒是直接熟悉某種新的語言,而非刻意學習語言,因此他們的發音更標準,也更能掌握自然的語感與相關文化。單語兒童進入青春期後,因為自我意識增強,學習語言的能力反而降低,而且還會開始認為英語必須刻意透過以文法為主的課程學習。發生這種變化的年齡並不一定,而是取決於每位兒童的發展程度以及社會環境賦予的期待。
學習英語的階段
口說能力通常會比閱讀和寫作能力更早一步發展起來。
靜默期:嬰兒學習母語,會經歷一段「靜默期」,此時他們還不會說話,但會觀看、聆聽,透過臉部表情或手勢來溝通。幼兒學習英語也會經歷類似的「靜默期」,他們在開口說英語之前,會先經過溝通與理解的階段。在這段期間,家長最好不要勉強孩子複述字詞,強迫他們參與對話。此時的口語對話最好維持單向的方式,由家長負責說英語,提供機會幫助兒童吸收。家長可以使用父母語 (一種特別調整的說話方式) 促進孩子學習,而孩子則利用自己學母語的各種方法,自行領略英語。
開口說英語:一段時間之後,依據英語學習活動的頻率不同,每個孩子 (女孩通常比較快) 會開始在對話中或不經意間,說出一些單詞 (「cat」、「house」),或現成的片語 (「What’s that?」、「It’s my book」、「I can’t」、「That’s a car」、「Time to go home」)。這表示孩子已經熟記這些字詞,模仿它們的確切發音,但未必體認到一句話裡同時包含了許多的單字。這個階段會持續一陣子,在孩子準備好創造自己的片語前,他們還會學習更多字詞,作為對話的助力。
建構英語能力:慢慢地,孩子開始使用自己熟悉的單字來組織片語,並加入最近聽過的新字彙 (「a dog」、「a brown dog」、「a brown and black dog」),或是在記住的片語中加入自己的知識 (「That’s my chair」、「Time to play」)。根據接觸英語的頻率以及學習經驗的品質,孩子會逐漸開始說出完整的句子。
理解:理解比說出口重要得多,重點在於不要低估幼兒的理解力,他們早就習慣根據各種蛛絲馬跡來理解母語。儘管幼兒可能無法完全聽懂所有的母語內容,但他們可以掌握要點 ─ 只要瞭解其中幾個關鍵字,就能利用各種線索來解讀其他部分,推敲完整的意義。在大人的鼓勵下,孩子很快便能應用這種「掌握要點」的技巧,進一步理解英語。
挫折:在英語學習活動的新鮮感降溫之後,有些孩子,尤其是男生,會因為無法用英語表達完整的想法,而感到挫折。另外,也有些孩子努力想把英語說得像母語同樣流利。此時大人不妨提供孩子一些「表演」機會,練習克服挫折感,例如「I can count to 12 in English」,或是朗讀一些琅琅上口的歌謠童詩。
犯錯:孩子如果講錯了什麼,大人最好不要直接加以否定,因為糾正也有立即抑制學習動機的負面效果。在學習英語文法或發音的過程中,犯錯在所難免。如果大人在聽到 “I goed’” 之後,複述 “yes, you went’”,孩子也會馬上領悟,改成 “went’”;假使大人聽到孩子不小心講成 “zee bus”,只要接著回覆發音正確的 “the bus” 就可以了。就像當初學習母語的情況,只要孩子有機會聽到大人正確重複同樣的句子或者詞彙,他們自然會懂得調整改正。
性別差異:男孩大腦的發育方式和女孩的不一樣,而這也影響了男孩學習和使用語言的方式。男女合班有時候對於男童沒什麼幫助,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語言能力比不上女孩天生的語言才能。若是期望幼齡男孩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應當設法提供他們有別於女孩的語言經驗,同時也要避免比較男孩與女孩的語言成就落差。
語言學習環境
如果缺乏適當類型的學習經驗,而且家長沒有使用「父母語」給予支持,幼兒可能會覺得英語難以掌握。
- 應當確保幼童對於新語言的安全感,並明白使用英語的緣由。
- 家長應該試著將英語學習融入孩子熟悉的日常趣味遊戲之中,像是共讀英語繪本、朗誦英語童詩、享用「英語」點心。
- 在這些活動的期間,家長可以一邊使用正常英語解釋現況,一邊使用父母語展開彼此的對話。
- 英語學習活動應該要充滿樂趣,把重點放在孩子已經能用母語理解的各種觀念上。這樣一來,孩子就不用同時學習新的觀念和新的語言,更能專心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已知的觀念。
- 如果可行,家長可以利用具體物品輔助學習活動,協助孩子理解並提升他們的興趣。
閱讀
一般來說,已經學會閱讀母語的幼兒,也會想知道如何閱讀英文。這些幼兒已經知道如何理解母語詞彙以領會文章含義,如果沒有人教他們如何解讀英文詞彙的話,他們可能會直接將解讀母語的技巧應用在英文上,最後變成用母語腔調來唸英語。
在理解英文之前,必須先認識 26 個英文字母的名稱和發音。英語有 26 個字母,但就標準英語而言通常有 44 種發音,因此最好等到他們使用和閱讀語言的經驗更豐富之後,再介紹其餘的發音。
如果幼兒已經認識自己要讀的語言,英文的閱讀其實並不困難。如果孩子曾和大人一起閱讀繪本或學習童詩歌謠,大多也能自己學會讀英語,因為他們已經牢記這些語言。閱讀熟悉的語文,乃是學習閱讀的重要步驟,孩子能夠藉此機會想方設法靠自己讀懂簡單的字詞;只要累積起一定的字彙規模,他們就會獲得足夠的信心,準備好邁向更有條理的閱讀方法。
家長的支持
大人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持續進步。任何成就都能提高學習動力,家長應該持續鼓勵並讚許孩子的良好表現。就算家長只具備基本的英語能力,甚至正跟著幼兒一起學習英語,父母仍然是鼓勵孩子學習成長的最佳啦啦隊。
透過分享的方式,家長不僅能把孩子的英語和學習活動融入家庭生活,還能塑造孩子對於學習語言和其他文化的態度。許多人認為,大多數的終生態度,早在 8 歲或 9 歲時就形成了。
欲知更多資訊,可至英國文化協會全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