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國文化協會東亞教育觀點

擁有17年教育經驗的Arran Hamilton教授目前任職於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的教育發展總監,今年他集結過往的教育經驗,帶來一系列教育觀點文章與教育工作者們分享。

1. 打破教育迷思

Arran Hamilton教授  / 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教育發展總監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有說過,或是聽過由「我聽我最好朋友的媽媽的美髮師說…」開頭的故事。通常我們都是以第三人稱在講述這些故事,也沒有任何目擊經過。我們也許在會轉述這些故事時如同我們親身經歷,但卻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這個故事曾經發生過。

當這些故事被重述多次後,就變成所謂的「都市怪譚」。當這些故事在不同地區和經過多年流傳後,彷彿已經超越了「故事」,而變成一件「事實」。

在英國,奇妙的「都市怪譚」也很多。其中包括:沒穿襪子的話站在皇室成員的一百呎之內或將帶有女王頭像的郵票上下倒反貼的話都是違法行為。還有更獵奇的是,有傳言說如果萬一在英國國會大廈中不幸身亡的話也是犯法的!(原因是因為在此過世的人都會以國葬待遇,而國葬又相當昂貴,為了要降低可觀的費用,所以才被規定為違法事件)。

我在這邊重申,這些故事完全是子虛烏有的傳說,但這些故事也因為看似有道理而變成了「都市怪譚」的一員。而在我身處的教育界中,也不乏這些怪譚故事。以下我將舉出三個常見的迷思,還有教育研究人員告訴我們的真實情況:

 

迷思1: 減少班級人數保證會達到更棒的教學結果

這個迷思開始的狀況是這樣的:減少班級人數就代表老師能夠更專注於照顧學生,而這些學生就會獲得老師更多的教導機會;導入這個邏輯的結果就是,如果要做更好的教育改革就是聘用更多老師以降低師生比。

但是根據研究指出,減少班級人數在增進教學成果來說並沒有特別的幫助,反倒是會增加聘用更多老師與興建更多校舍等高達十幾億英鎊的成本。反倒是世界上排名前幾名的最佳教育系統中,有些的班級的學生更高達40-50名。研究更指出,要真正能達到顯著的效果的話,一班學生人數其實需要減至15名。而這樣的改變產生的成本,卻是許多公立教育機構無法負擔的沉重壓力。

如果要讓老師們從最佳學生與教師比例得到更多好處,他們應該要接受更多教育訓練以改變應對學生方式。而增加對於老師的訓練和協助在花費上其實比減少班級人數來說更有效益。我建議如果在預算有限之下,重新加強對老師的訓練會比直接減少班級人數要來的更好;我也相信,在經過訓練後的老師面對大班級會更得心應手。

 

迷思2: 加強學校硬體設備會提升學習效果

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決策者前往參觀高發展國家的學校時,通常都會非常羨慕對方的校舍建築或是各式先進硬體設備。通常他們都會有個迷思,就是如果自己的學校也擁有相同程度的設備如冷氣教室、語言教室、有懶骨頭和塞滿書的圖書館及世界級實驗室的話,學生的學習效果絕對會一飛衝天。

我認為擁有好的設備絕對會幫助學習,但是這個情況是限於目前仍在非常偏遠,連水電設施、固定網路都沒有的學校。因為有好的設備,的確會幫助硬體設備不足的學校,讓他們可以獲得更安全與健康的教學環境。

除了在以上提到的狀況外,經過研究,加強學校硬體設備並不會改善學生的學習力。全球調查中也發現,只要有合適的光源、老師聲音可以傳遞與擁有適當的室內溫度都是構成良好學習環境的條件。如果再加上其他更好的設備的話,其實只能說是錦上添花。真的可以做到改善學習環境的其實是加強師資;如果投資在找尋好教師身上,會比將自己的校舍硬體打造的更先進還要有效果。

 

迷思3: 加強師資培育可以加速學生學習力的成長 

有些人認為,加強師培生的訓練品質會讓他們在踏入教室後馬上能夠進入教學環境、提供超棒的課程。但目前有53個在控制狀況下做過的大型實驗都顯示,老師不論是經過培訓或是直接進入學校教課,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其實影響不大。事實上,有許多老師都是在畢業後,經由實際上課來累積教學經驗。對於老師來說,在他們進入學校的前三年是最重要的時刻,這也是奠定老師專業教學基礎的時間。過了這段時間,很多老師的技能即達到高峰並且進入停滯期,並且在剩下的教學生涯中只會在教學方式上做極小的改變。

同樣研究結果更表示,如果一開始就選對人選,這些減少培訓的資金可以再利用於訓練這些將進入學校的老師。這種在職訓練最好的執行方式就是讓一個資深老師觀課,他便能知道新進老師哪方面是做的最好,也可以提供最直接的反饋。

總結來說,成功的教育改革並不是花更多錢來減少班級人數、購買昂貴的硬體設備或是積極加強師資培育等這些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方式(雖然真的花很多錢來加強培育絕對也不是壞事)。通常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更有效能的將預算花在刀口上,花在最有影響力和功效的政策上才是對的。除去這些迷思不談,其實最大的投資報酬會是從目前正在學校教學的這些老師的增能上。

 

2. 了解科技對於兒童學習的影響 

ARRAN HAMILTON教授  / 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教育發展總監

1989年可謂是世界上重要並值得開心的一年。和平的號角響起、迎接德國柏林圍牆的倒塌;南非最後一任白人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也展開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計畫。但對於一些電腦愛好人士,1989有另一個重要的理由: 這一年,英國科學家提姆·柏納-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WWW)。在短短的20幾年內,網路發展成一個擁有三十億使用者的社交圈。這項運算科技技術的成長和發展潛力,毫無疑問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但網路確實改變了所有事情嗎?確實有蠻大一部分的學者都同意在近20年來,科技的創新比迄今任一項發展都要來的更重要。但另一群人卻認為其實在數位原生(對於必須生活在網路和電腦的世界的人)和數位移民(那些仍活在打字機記憶中的人)之間,是有個明顯而且可以感覺得到的差異。兩者間的爭論在於,因為現代人從出生就開始接觸電腦網路的趨勢下,確實改寫了原本在兒童頭腦中的認知。現在的孩子能夠利用Google搜尋所有答案,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年輕人受教育的方法上做出基本的改變,並且更徹底的將科技融入教室中。藉由導入科技,我們將能夠讓學習過程事半功倍。

這聽起來很棒不是嗎?但其中卻有許多會讓我們面臨危機的可能性,成為了我們必須再三思考應用科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第一,數位革命並不是世界上發生過最偉大的事情。當我們在思考改變的時候,人類通常會傾向把最新的創新想法,當成最具代表的改革點子,但這卻和證據所指出的大大相反。近年來數位科技的進展,遠遠不及在19世紀發生的各項改革來的更影響每日生活。工業化的來臨,見證了電報的發明,開創了全球的即時通訊。而網路可以說是以這為基礎,讓更多人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獲得更多資訊,所以我認為網路可以說是演化並非革命。劍橋大學經濟學家張夏准則認為,電報和數位科技的發明遠比不上洗衣機和自來水來的重要。如洗衣機的發明減少了作家事所花費的時間,同時也成為了解放女人的催化劑。

 

第二,網際網路並沒有重新改變孩子們腦袋的構造。Marc Prensky創造了數位原生這個用法,用來形容每天沉浸在科技世界中的兒童。Veen和Vrakking接著引用了「智人」(Homo Zapiens)來描述新世代中的學習者,用完全不同以往的方式來學習的人。他們的論點是,智人能夠在研究或是發現式學習中,自己發展出後天的能力技巧。

然而,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生符合這兩種比喻的狀況。研究人員接連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其實對於科技並沒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們知道的大多是一些基本的文書處理技巧、電子郵件收發和上網。一項由大英圖書館在2007年的研究報導顯示,許多科普高估了資訊及通訊科技對於年輕族群的衝擊,加上資訊革命並沒有對資訊檢索或是評估技巧造成任何顯著的改善。實際上,科技可能會將這群年輕學生變成只會在螢幕上滑過資訊,然後迅速跳至下一部分,毫無意識到其價值,也沒有確實研究計畫的「資訊蝴蝶」。

 

第三,你不能僅僅只靠Google搜尋。諾貝爾經濟學得主Herbert A. Simon針對資訊檢索做了一些相當具權威性的研究。其中揭發了一項悖論,他發現其實人們只有在對某件事擁有一定的知識背景下,才能夠成功的搜尋到需要的訊息。這就說明了為什麼初學者常常會在找資料時遇到瓶頸。因為人類的頭腦,在更早之前的記憶消失前,只能夠處理和儲存少量的新資訊。相反的,在各領域中的專家,則因為已吸收了絕大部分的專業知識,所以對於一些額外的新知,反而很輕易的就能與先前所學做結合。因此,你知道的越少,就越不能夠理解你到底在Google搜尋過程中讀了什麼東西。

 

第四,科技本身將沒有辦法改變教育帶來的效果。有許多的國家教育改革方案,提倡要著重在投資在科技資源上,像是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台筆記型電腦的政策、每間教室配有互動式電子白板和學習管理系統。然而,研究結果告訴我們,雖然這些提倡的方法無害,但他們或許也不值得大量投資。至今,已有超過3,000次的隨機控制實驗研究科技在教室有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些研究都指出資訊和通訊科技,對學生成就的改善有限,完全與一開始投注在科技上可觀的成本不成比例。研究人員反而認為,將重點放在教師的培訓上,以及教室的一切教學模式和資源上應該是更經濟而且能達成長遠效果的方法,。

當然,我們也不能斷言科技發展對於教育完全沒有價值可言。有些證據指出科技確實加強了學校一些後勤的作業程序,讓老師們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處理在行政流程上,並將這些時間放在更多專業的發展學習上。同時,也必須讓青年學子備有一些有助於未來求職的軟體操作技能,像是寫報告、製作預算估計、準備完美的報告呈現、電子郵件聯繫交流還有上網等知識。如果學校能夠給予學生權限去學習這些技能,科技確實能夠被用來當作加強輔助學習效果與成功的教育之間的連結,但他並不是一個定義教育政策好不好的最重要關鍵。

電腦與人工智慧的出現,也驅使了一些科學家像是Hilary Putnam、Jerry Fodor、Steven Pinker 和Marvin Minsky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類的頭腦。許多在這個領域的專家現在認為,頭腦就像一台複雜的電腦,並認為腦子扮演著如同電腦組成模板、分類和資料庫結構等角色。有些計算理論的概念心理學家進行了一些研究,而這些研究對於我們原本在如何讓大腦學得更快,而且記得更久的認知上,有了相當顯著的貢獻。

那我們該如何做結論呢?雖說數位科技的發展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發明,但它目前並沒有改變所有事情。它確實對於認知學家如何思考左右腦之間的運作協調,來作為教師的訓練參考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數位科技也透過一些小裝置,替教室做了一些小貢獻。這些影響卻受到一些阻礙,因為科技並沒有辦法複製人類間許多好的教學方式,樣是利用同理心、鼓勵和同情安慰等。因此,科技本身其實不是重點,有效的配置才真正能夠發揮功效。

 

3. 為何有這麼多教育改革都失敗了?

ARRAN HAMILTON教授  / 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教育發展總監

在英國,人們常常會用「這就像漆福斯鐵路橋一樣」(it’s like painting the Forth Rail Bridge),來形容當處境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好像永遠無法結束的情況。句子中的橋,指的是坐落在愛丁堡西側約14英哩,並且橫跨從史特林綿延到北海的福斯灣。完工於1890年,他是英國第一座用鐵鑄造成的橋,而在125多年後的現在,依然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懸臂橋。

但就如大部分學童所知,鐵是容易生鏽的材料,尤其是在鹹水的環境中更顯著。因此,對於為了維護橋樑的壽命,相關單位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來全職維護,用塗料將橋的上半部漆成紅色,以防止因靠近海灣而生鏽。而反覆的將福斯鐵路橋上漆,似乎成了永遠不會結束的任務。

在1990年末期,每年花費在福斯橋的油漆修復高達100萬英鎊,甚至有人認為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才能治本。在2002年,建鑄工程開始並花了約1.25個世紀才用的完的油漆量(完全不誇張!)維護,漆料則是採用一種新款、可以維持至少20年的「超級塗料」。這項計畫花了將近10年才完成,包含把橋用4,000英呎的鷹架圍住、把超過230,000平方公尺的鋼鐵上漆還有將650萬根的鉚釘釘入建築物中。假設一切按照計畫進行,那麼這些油漆工人要漆這條橋到2032年,所以造成了這句諺語「這就像漆福斯鐵路橋一樣」的誕生來形容一項永不結束的任務,只是現在來看似乎是有點過時的比喻。

而教育改革和福斯橋的油漆任務之間也有許多相似處。全世界的教育部門高層官員總是感慨教育改革從未有結束的一天,而他們必須「漆」更快僅為了能夠保持現狀。而問題是,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碰到的「超級塗料」來讓這些教育改革者能夠暫緩鬆口氣再出發。

這些教育的改革人士,時常會關注許多做的比自己好的國家。他們做了很多關於那些教育改革成功的國家的深度研究,試圖了解在政策和實務上的採用上與本國間有哪些重要差異。透過更像是人文而非科學的過程,挑選出他們認為為什麼這些教育系統會變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這往往意味著推出新的教育策略時會包含以下政策,例如像是讓最優秀的畢業生擔任教職、加長師資培育時間、聘請教師助理、給小學生更多作業、縮小班級人數和延長在學校的上課時間等。

那我們要如何找到相關要素來找出教育的「超級塗料」呢?其中一個策略即是利用隨機對照試驗中的數據,來預測出所謂教育改革的「正道」。所謂的「試驗」是一種將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有接受藥物治療的實驗組,和沒有受到任何療程的控制組的實驗。兩組在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後都會接受評估,來測試這些治療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

隨機對照試驗這種方法最初是由1940年末的英國科學家所設計,用來測試新藥鏈黴素對於肺結核是否能發揮效用。從那時開始,這個方法就被全世界當成藥物在臨床實驗上的黃金標準。而這個試驗方法在擬定教育方針上也逐漸受歡迎,用來決定最有可能強化學生在學習上成就的政策和教學指導方式。從1980年初,已經展開超過五十萬個大規模的試驗,並有超過五千萬的學生參與其中。

當然,就像其他方法一樣,這種試驗也是會碰到相關限制。蘇格蘭的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Angus Deaton提出的論述是,如果你住在一個沒有生長草的國家,或是在總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草皮上的狀況下,儘管所有人都能告訴你一個完美的割草機該有什麼必備條件,對你並不會有太大的用處。換句話說,他們會告訴你如果你的政策或教學方式能夠在你的教育系統中發揮作用,但他們卻不能保證如果將這套方法用在其他地方也會是好的。這就意味著,我們篩選這些試驗結果必須要特別小心,最好是使用有最多地區都呈現相似結果的數據來參考。

有了這個認知後,英國在2011年建立了一個推動教育平等的獨立基金會-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希望以用這個基金會的力量,整合之前的試驗及研究結果並推動更多新試驗來找出適用於更多國家的有效教育政策。這有點像是教育版本的解讀人類基因體計畫。經過這個基金會和其他獨立研究者的調查,讓最優秀的畢業生擔任教職、加長師資培育時間、聘請教師助理、給小學生更多作業、縮小班級人數和延長在學校的上課時間等這些政策並不是不好,但還有其他更有效、也通常是更便宜的策略。

一直以來,最有效的改革策略,就是著重在教室裡面,還有課堂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細微互動。他們將重點放在知識外的互動(教學生如何學習)、提供反饋、同儕互相輔導、給中學生較多但也更有意義內涵的作業和能夠讓學生一同合作完成任務的互助學習模式。

這些改革的手法不需要花費大量的錢投資額外的科技、建築或是聘請教學助理等。他們只需要不鬆懈的專注在老師和致力於持續專業技能發展時間即可。因此,藉由將重心放在教師和其在職期間的培訓,我們就可以開始奠定所謂的「超級塗料」的根基。